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体会分享发言(2022年)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体会分享发言(2022年),供大家参考。

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体会分享发言(2022年)

 

 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体会分享发言

 非常感谢省委会给我提供这次与大家交流提高的机会,今天我主要结合我在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,谈谈我们参政议政,写一篇好的建言献策文稿,需要注意“五度”,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。

 (一)站位有高度。要广泛的搜集资料,才能有更高的认识,实现“站在巨人肩上”。否则想了很久却是别人已经提过的观点,只能说进行了思维活动,却没有实用价值。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:“全、准、新、精”。收集资料要借助三个手段,一要看专著。全面把握主流观点,把握观点脉络。二要看期刊。看 CNKI中国期刊网,掌握最新进展,发现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。三要看新闻。主流媒体跟进快,可以发现相关问题已经解决到哪一步了,做好问题与实践的对接。在规范性的课题、论文申报中,均有一项“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”,本课题的“价值和创新点”。通过广泛占有材料,头脑中不太清晰的写作主题也渐渐鲜明了,也才有了下笔的可能。

 (人)选题有角度。历来就有观点认为,“题好一半文”,我认为,在当前大家写作水平、素养都在持续提升的状况下,选题甚至占到文章 70%的价值,是文章成功的关键。要在选题时克服的缺点有:选题陈旧,选题太大,选题重点是把握“立意高而切入新”。立意高是指:要明白阐明什么问题,解决什么问题,是新说的提出、还是通说的纠正,抑或是前说的补充。切入新是指:注意小题大做、大题小作,旧题新作等等,要从新的、空隙点入手,社会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但又为研究所忽视的主题,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。

 (三)实践有厚度。要注意工作积累。想写出一篇好建言献策文稿,需要在参加会议、接触文件、下基层走访等情景中处处留心,时刻注意工作中的积累。要及时汇总整合,具体可通过小型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,每次人不必多,三五个七八个即可。必须给予时间,必须有调查纲目,还必须有提问、有记录、有归纳,这样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。长期积累,可挖掘的提案资源和选题视角,还是俯首皆是的。

 (四)用语有风度。朱光潜在“漫谈说理文”中谈到:“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是互相排斥的,而是相辅相成的。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产生美感,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要样式美观一样。”提案语言要求具有准确性、抽象性、逻辑性和论辩性。准确性应体现出用词贴切和造句恰当;抽象性应体现在概括、简洁和精要、深刻;逻辑性应体现出合乎逻辑合乎事理,严密有序;论辩性应体现在从正面论述和从反面辩驳两个方面。

 语言要简练、朴素、炼字,少用宏大语句,体现实用特色。同时,也要注意写作技巧运用,注重文采。“从最新最热门”的话题开始,容易引起共鸣;如果担心内容的份量不够,劈头就搬出名人的“话”来压阵,造成非等闲的气势;越抽象的主题,越要从具体的事实写起,否则很难留下好印象;具体的题目,如以抽象笔法入手,反而使文章显得与众不同等等。

 (五)论述有深度。写好建言献策题目是基础,但论述有深度、提好建议才是目的,这里要注意的是:一是把准节拍。要把最新主流精神及时融入建言献策论述中。如上级正在就某类问题展开专题研究,或拟出台制度或文件,那么就要

 围绕这些内容打出提前量,做延展的论述分析,就容易引发共鸣。二是重心后移。要坚决回避掉介绍性内容,起笔就应放到引发你选题的核心、热点问题上,以此为基础向后分析,在问题的解决上要避免在大而全上耽搁,而要多分析技术性措施、实践性操作。三是细节关照。要注意建议细节部分的逻辑关系。有的文稿多是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,忽略了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层进关系,要善用逻辑性的连接词(不是—就是,与其—不如,因为—所以),使建议的每一句话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。

推荐访问:文稿 撰写 建言献策 撰写建言献策文稿体会分享发言 建言献策的文章